如果提到古时可代表情侣之间相思之物
“红豆”
绝对居于榜首
↓↓↓↓
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歌云:
可能是因为这首诗太有名了,大家读着读着,
“红豆又叫相思子”的想法就这样应运而生,
但是,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这里说的“红豆”,
指的是一种落叶乔木“海红豆”的种子
↓↓↓↓
而相思子是一种种子有剧毒的攀援灌木
↓↓↓↓
也就是说,
相思子不是一种“豆”或者颗粒状的东西,
而是一种植物!
当然,它的种子也是红色的,但不是全红
↓↓↓↓
相思子这种有毒的种子叫鸡母珠,因为颜色鲜亮饱满,也是可以用来制成饰品的。虽然有毒,但这种毒性主要体现在口服上,就是说如果你不去吃它、咀嚼它,是不会中毒的。
解决了“相思子≠红豆”这个小问题,我们来看看中药这个大问题~(白芷君是不会忘记自己是要给大家做中药科普的Y(^o^)Y)
↓↓↓↓
如果把相思子有毒的豆荚去掉,将植物剩下的无毒的部分干燥切段,我们就得到一种深受两广地区人民喜爱的煲汤圣品——鸡骨草
↓↓↓↓
小白今天就来讲一讲这味中药:
↓↓↓↓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鸡骨草盛产于两广地区,因其独特的味道常常用来煲汤煮茶~
↓↓↓↓
夏季炎热湿气重?
内含鸡骨草的广州凉茶了解一下??
(~ ̄▽ ̄)~
或者鸡骨草煲汤了解一下??(~ ̄▽ ̄)~
同时,作为中药的鸡骨草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典》上记录,鸡骨草性凉,味甘、微苦,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等证,因其强大的保肝护肝作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肝病,如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及脂肪肝等。
比如,由三七 、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 、枸杞子制成的鸡骨草胶囊便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属肝胆湿热的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患者。
除了中成药,小白再给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子:
《岭南草药志》上治疗黄疸:鸡骨草60克,红枣七八枚。水煎服。
《岭南草药志》治蛇咬伤:鸡骨草(去骨)30克。煎水饮。
《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上治外感风热:鸡骨草60克。水煎,日分2次服。
最后,小白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用量相对较少,鸡骨草如果用来煲汤或者煮茶并没有一定的用量标准,就好像咱们日常用花椒大料一样可以追随自己的习惯和口味,但是如果用来入药的话就有剂量要求了,临床遇到疑似症状要及时去看医生,好好听医生的话,对证用药,切不可盲目地给自己治疗,到时候耽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就不好了。
-END-
声明:文章为“医虫TCM”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