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028-87560313
  • zhongyiyaojishu@163.com
  •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华神大厦4楼B401、B403

过敏可不是小问题!有这些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

发布时间:2019-04-04
0

过敏可不是小问题!有这些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

 冬瓜皮 医虫TCM 4月4日



大家好ヾ(◍°∇°◍)ノ゙

我是有一丢丢皮的冬瓜皮




嘿,盆友们,有木有jio得

春天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

春暖花开令人心情愉悦

但是当你带着好心情

去赏花游玩的时候

...

突然狂打喷嚏

皮肤起红疹

...

这可就尴尬了




有很多属于过敏体质的盆友

都有这种烦恼

特别是在春季

一不小心就过敏了

?






过敏体质

在中医体质里面

属于特禀质




特禀质是中医九大体质中的一种。


中医九大体质:

平和质(A型)

气虚质(B型)

阳虚质(C型)

阴虚质(D型)

痰湿质(E型)

湿热质(F型)

血瘀质(G型)

气郁质(H型)

特禀质(I 型)


中医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中医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意思是治病要辨清体质,因人而异。


中医体质辨识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预防、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个体化诊疗,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对于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特禀质——过敏


特禀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总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稟赋不耐、异气外侵,以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先天失常者为另一类特禀质,以禀赋异常为主要特征。(本文着重讲过敏体质者)


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


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荨麻疹)、咽痒、鼻塞、喷嚏等。



①感冒比较容易打喷嚏,日常会有鼻塞、流鼻涕或流眼泪的现象。



②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或者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出现过敏现象。


③皮肤被抓一下,就会出现明显的抓痕,或者周围皮肤红一片。

④平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吃过东西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吃点凉的就腹泻,或夏天常腹泻。

⑤有的人吃了海鲜、竹笋、魔芋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泄,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

⑥吃了一些药物、食物,或者接触过油漆、涂料之类的化学物质,或者在新装修的房子里待久了会出现一些过敏现象。(比如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

注意:有些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丧命!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药物过敏等;遗传疾病如血友病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季节变化、异气外侵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过敏反应预防重于治疗。过敏体质的小伙伴们应从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做起。 


1.情志调摄

 

过敏体质的人因对过敏原敏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要在尽量避免过敏原的同时,还应避免紧张情绪。

 

2.饮食调养

 

在早春时节,气温仍然寒冷,在寒冷空气的刺激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因此,饮食上仍以高热量为主,饮食宜均衡、粗细粮食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宜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尽量少食辛辣、腥发食物,不食含致敏物质的食品,如蚕豆、白扁豆、羊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辣椒、浓茶、咖啡等。

 

参考食疗方:

(1)固表粥:乌梅、黄芪、当归、粳米,具有益气养血脱敏功效,适合过敏体质易发皮肤过敏者食用。

 

(2)黄芪首乌藤炖猪瘦肉:黄芪、首乌藤、猪瘦肉、食盐、葱、生姜、料酒、味精各适量,具有益气养血、祛风脱敏功效,适合过敏体质者食用。

 

3.起居调摄

 

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居室宜通风良好。


生活环境中接触的物品如枕头、棉被、床垫、地毯、窗帘、衣橱易附有尘螨,可引起过敏,应经常清洗、日晒。


外出也要避免处在花粉及粉刷油漆的空气中,以免刺激而诱发过敏病症。

 

4.运动保健

 

宜进行慢跑、散步等户外活动,也可选择下棋、瑜珈等室内活动。


不宜选择运动量大的活动,避免春天或季节交替时长时间在野外锻炼。


运动时注意避风寒,如出现哮喘、憋闷的现象应及时停止运动。

 

5.穴位保健

 

(1)选穴:神阙、曲池。


(2)定位:


神阙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操作:

神阙采用温和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