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028-87560313
  • zhongyiyaojishu@163.com
  •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华神大厦4楼B401、B403

【中药科普】借你一双慧眼,让治病“良药”现真身

发布时间:2018-11-23
0

早上照例,老板把茶水沏上就要问“今天写啥子?”

锦灯笼:“中药鉴别撒!教大家认识一下中药的‘真面目’”

老板:“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个中药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怎么还唱上了?

锦灯笼:“看不出来呀,我妈唱的歌你还会那!”

老板白眼:“啥子意思?说我老嗦!”

锦灯笼:“给我几个胆子我也不敢啊~~~~~”


 

中药是什么


“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是中医内治的关键!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别。



中药本是中医不可分割的部分,历来中医大家不光是医术精湛更是用药高手,“神农尝百草而始有医药”,著《神农本草经》,医药学家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历时27年著《本草纲目》。


可悲的是现在中医大多不懂药,不认识药,更别说鉴别药品的质量与真假了!


我们的先人在长期行医采药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中药鉴别的方法,简单、迅速、非常易行,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些“传统中药鉴别”方法。实用性强,不是专业鉴定人亦可使用。




传统中药鉴别方法


“ 

传统中医诊断靠的是“望、闻、问、切”,传统中药鉴别靠的却是“望、闻、尝、‘切’、”还有“水试”和“火试” 。

一、望——眼看


看中药的形态——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断面


《吴普本草》(公元3世纪初期,华佗弟子吴普编撰)——收载了40余种中药材的形态识别方法,有钟乳石“聚汁所成,如乳汁,黄白色,中空相通”……等完整的描述,是最早较完整地记载中药性状鉴别内容的本草著作。 


“形态”往往是人们对事物最直观的感知,每一样事物都各有其特点,在中药里对某些药物的形态有其专有术语的描绘,如:


1.“菊花心”---黄芪、甘草、白芍

  黄芪


甘草


白芍


2.“车轮纹”(蜘蛛网纹)---如防己、青风藤


防己


青风藤


3.“朱砂点”---苍术


苍术


4.“星点”---大黄的(髓部异型维管束)


大黄


5.“筋脉点”---牛膝川牛膝的(同心环点状异型维管束)


牛膝


川牛膝


6.“云锦状花纹”---何首乌的(皮部异型维管束)


生何首乌


7.“罗盘纹”---商陆的(同心环型异型维管束)等


商陆


8.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本草经集注》)


甘草


甚则发展成一些拟态词表示其“特有的”或者“唯一的”优质指征,如:


5.党参:“狮子头”


党参


6.防风:“蚯蚓头”


防风


7.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海马


8.天麻:“鹦哥嘴”或“红小辫”


天麻


9.黄连:“鸡爪连”


黄连


10.川贝:“怀中抱月”  “观音坐莲”    


川贝母

               

11.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野山参


12.三七:“瘤状突起”、“铜皮铁骨”


三七





二、闻、(尝)——气味、味道




“ 

由于药材本身固有的成分,决定了其具有特殊的气和味。通过鼻闻其气,口尝其味,并结合其它方法,便可以鉴别该药材的真伪优劣,所以嗅气尝味是中药鉴别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常用这一方法来鉴别名贵的中药材。


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气香,味甘,有草菇样香气。

市场上常见的伪品亚香棒虫草则气微香,味微咸或淡,无草菇样香气;香棒虫草则气微臭;凉山虫草气微腥,味淡;地蚕气微,微甜,有粘性;用石膏淀粉等为原料的伪制品虫草则久嚼粘牙。有米面豆腥气。


2.阿胶 


阿胶


阿胶气微腥。味微甜,易溶。

伪品用牛羊等动物的皮骨熬胶伪造。闻之气臭,尝之味腥,难溶。


3.天麻


天麻


天麻具有特异的羊乳气味。味甘微辛,嚼之内质爽脆,不易嚼烂。


4.西洋参 


西洋参


西洋参气微香,味微甘甜带苦,嚼之有粘性,具明显的葛根样甘凉味。

常见伪品生晒参刚气清淡。口尝味初淡而后稍苦,葛样甘凉味不明显。


5.人参 


人参


人参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野山参气无味甜微苦.嚼之有清香感;边条参无味甜微苦;生晒参气无味甘徽苦。






三、“切”——手摸



中诊要摸脉,中药也要摸。感受中药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


1.手摸法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例如: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盐附子、黑附子


2.手捏法

用手感受药材的干湿、黏附。例如:天门冬手捏有粘性。


天门冬


3.手掂法

用手感受药材的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如茯苓体重,而粉葛体轻。



茯苓


粉葛




当然,某些中药的特性在外部表征不是很明显,以上四种方法并不能鉴别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他物与其反应显出其”本质”。





四、水试鉴别



“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红花泡水花不变色



2.西红花(藏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西红花水被染成黄色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秦皮水试蓝色荧光


4.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苏木放入热水中摇晃出桃红色


加酸变成黄色


再加碱变回桃红色


5.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胖大海泡水变大



6.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吸水力强,置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


天竺黄放入水中有气泡产生





五、火试鉴别



“ 

火试法亦是我国药学前辈积累的传统鉴别方法之一,是利用某些中药材在火上直接或间接烘、烤、烧时产生的特殊理化现象,来鉴别其真伪。正如老药工所说:“麝香海金沙,燃烧不见渣”


1.青黛:正品青黛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且时间较长,可与伪品区分。



青黛放在酒精上火烧


产生紫红色烟雾


2.海金沙:海金沙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存。掺伪品以黄土和海金沙混合而成,烧之有较黑色灰渣残留。

   海金沙火烧出闪光


3.血竭:血竭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则熔化,无油迹扩散。对光照视呈鲜红色,火燃呛鼻,伴有苯甲酸样香气。伪品一般由松香、猪血、红色染料加血竭伪造而成,用纸烘烤,易熔化变黑或成块状,且有油迹扩散,以火烧之,冒黑烟,有强烈的松香气。

血竭火熔对光照视呈鲜红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假掺假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明,中药鉴别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现代中药鉴定方法


现代中药鉴定发展成中药来源植(动)物鉴定、药材性状鉴定、药材显微鉴定、药材理化鉴定、生物检定,简称为"五大鉴定法"。


温馨提示:因“现代中药鉴定”过于专业,在此不做过多详细介绍。


-END-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医虫TCM”,侵权立删